210章 《盲井》-《女士请自重!你只是我的助手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新的电影项目又开始了。

    星耀旗下的导演们翘首以盼,仅仅俞总监制的电影,票房就超过百亿。

    电影行业,是否有号召力总共只有两种情况。

    要么看演员,有的演员不管拍什么电影,都有观众买账,比较典型的是知名喜剧演员、知名动作演员。

    因为观众知道有这个演员参演,电影的质量就差不多哪去,他也不可能参演一塌糊涂的圈钱之作。

    这样的演员凤毛麟角,与其说是演员,不如说是巨星。

    他们的共同特点,先是当演员获得了票房口碑双丰收,再凭借自己名气有了更多选择的余地,连导演和制片人都要顺从他的意思。

    随后就是参演的电影部部高票房,观众们看脸就知道电影的好坏了。

    比较电影是,是港片盛行时的双周一成,拥有绝对的票房号召力。

    内地则是中生代的那一批,喜剧的徐、王,主旋律的吴。

    另一种则是看导演,大导演的每一部电影不一定都好,不过即便是烂片,也拥有很高的话题度。

    只看导演就买票的观众也不在少数。

    最起码,他们曾经拍过经典电影,保不准下一部电影,就是见证经典的时刻。

    这种情况在香江导演那里比较常见,内地大导演时常有翻车的时候。

    即便新一代的青年导演,往往也脱不开巨星的光环,很少有连续精品电影的情况。

    像是《流浪地球》的成功,离不开吴巨星的加入。

    《我不是药神》的票房大卖,也离不开徐光头帮助。

    至于制片公司,没几个人会在意,顶多看到某电影公司的图标会感觉眼熟。

    像是嘉禾的标志性LOGO,不过观众显然不会光看一个LOGO就决定买票了。

    不过一个优秀的制片公司,肯定不会缺少优秀导演和演员,无论经费还是剧本,都具有很大的优势。

    目前,观众们熟知的优秀电影,演员和导演都在星耀旗下。

    而对于星耀旗下的演员和导演来说,俞总是否监制,则成为了他们是否能一炮而红的契机。

    俞总拍电影喜欢启用新人演员,自从票房大卖后,他在导演的选择上,也更加热衷于给青年导演机会。
    第(1/3)页